有一件事實屬可惜。主日與平日、敬拜生活與日常生活之間,看似有無法融合的異質感和距離感,這乃是因為我們習於將教會和世俗、聖潔的事與不聖潔的事,視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
然而,對真正的敬拜者而言,這樣的區分毫無意義,因為他對神的敬拜並不會因日常生活而中斷。
🌈在日常生活中,要透過敬拜省察自己,敬拜則要透過日常生活結出果子。因此,聖潔的主日和努力工作的週間生活應毫無隔閡,自然而然地連結起來。真正的敬拜者意識到生活的每個時刻,都是敬拜主的時間,每天省察自己是否過著合神心意的生活。
先知彌迦看見百姓的敬拜生活與日常生活不一致,因此以急迫的心情,教導百姓何為神所喜悅的敬拜。
以色列百姓雖然向神獻一歲的牛犢為燔祭,又獻千千的公羊或萬萬的油河,甚至獻上長子,但彌迦責備說那些都是表面的行為,並呼籲他們信心和行為要一致。
神所要的不是非出自真心的供物或儀式,而是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6:6~8)。
可見真實的敬拜,必須顯現於我們的生活足跡上,明確地留下恩典的記號。
所謂信仰生活,就是把我们在神面前的告白,不斷地應用於日常生活的過程。
凡以心靈和誠實(真理)敬拜神的基督徒,不僅會持續回應神的恩典,也會在自己蒙召事奉的地方,不斷地點亮恩典的光。
為了能夠過這樣的生活,詩篇作者吟誦說:「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语、心裏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納。」(詩19: 14)
使徒保羅勸勉基督徒,無論是在言語或行為上,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西3: 17);
又進一步教導說,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去做,像是為主做的,而不是為人做的(西3:23)。
神造我們的口,為要我們藉著口來頌揚神的慈愛與公義,說出造就人的話。
我們的手和腳是分享神慈愛與恩典的重要工具,也是聖潔的管道。
希望各人不但能獻上真實的禱告、感恩的讀美、信心的告白,也能將這些行為表現在言行舉止上,閃亮如明星。
安德源|火炬三–神學大學實踐神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