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二人同行,来到伯利恒。她们到了伯利恒,合城的人就都惊讶。妇女们说:“这是拿俄米吗?”拿俄米对他们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路得記一:19-21)
拿俄米是以利米勒的妻子,与丈夫和二个儿子玛伦和基连由伯利恒迁往摩押。丈夫死后,拿俄米与儿子们继续住在摩押,儿子们长大后分别娶了摩押女子俄珥巴与路得。后来二个儿子也死了,留下拿俄米,俄珥巴和路得三个寡妇。
像今天许多移民外国的人,拿俄米一家移居摩押,不外为了寻找较好的环境。莫奈世上事,并不都照人心里的计划和盼望。拿俄米的遭遇,真是一言难尽。当她带同媳妇路得返回老家伯利恒时,合城的人都惊讶,妇女们交头接耳说: “这不是拿俄米吗?”
“啊!是拿俄米。但怎么老成这个样子,头发白了,那么憔悴!”
其中有人说,是拿俄米!是拿俄米!于是走过来打招呼:“拿俄米啊,你回来了!”
拿俄米回答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
拿俄米的回答显出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用新约的话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基督徒。她勇于面对现实,对自己的失败一点不遮掩。我们常会为了面子,虽然做错了,犯罪受神管教了,但仍是硬着颈项。拿俄米知道她和丈夫都走错路,离开了应许地,走去不是上帝所赐福的摩押,以至今日落在这般苦境。既是如此,便叫我玛拉吧,不必再遮盖了,是我自己得罪了上帝,今日我该接受这个管教。
在拿俄米回答妇女们的话中,有两次清楚说“全能者使我受苦”。 拿俄米知道她今天的遭遇是因当初夫妻俩没有好好寻求上帝,一遇到问题便躲避;没有站稳上帝儿女的立场,以为摩押路是活路,谁知是死路(箴言一六:25)。
既是这样,便叫我玛拉吧,便让我受苦吧。人生不是甜便是苦,是苦是甜都有上帝的允许,不值得大惊小怪;相反,学习感恩和顺服。
拿俄米明白上帝不是赐福便是降祸。上帝不会随便赐福,上帝也不会随便降祸。既然上帝降祸与我,自必有祂的旨意;我愿接受上帝这个决定,我也愿为此反省,认罪悔改。请你们不必叫我拿俄米了,叫我玛拉吧!
玛拉是苦的意思,是当年祖宗们走旷野时因找不到水喝,大发怨言,以至遇到苦水(出一五:22-26)。当年耶和华神藉摩西提醒他们,要行上帝眼中看为正的事,要留心听上帝的诫命,要遵守上帝的律例。奈何祖宗们没有把上帝的话放在心上,以至一直苦下去。拿俄米懊悔自己没曾好好劝丈夫,提醒丈夫,摩押路不可走,摩押的地方─上帝所厌恶的地方不可去。拿俄米知道自己的错,甘心接受上帝这个管教,不敢挺强,不敢不向上帝顺服。
拿俄米的态度叫我们晓得,得福固可喜,遭祸也未必可悲。要紧是得福时不要趾高气扬,忘记都是上帝的恩典;遭祸时也不必垂头丧气,以为人生就此完了。要记得上帝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来一二:10),要记得落在百般试炼中也要大喜乐(雅一:2)。这是人生,是每个活着的基督徒的人生。
拿俄米与妇女们说完了话,便带着路得返回久别的老家。老家仍在那里,门是坏了,墙角里的油瓶早已没有油,坛内也没有面。拿俄米牵紧着路得的手,对路得说,不要紧,我们有耶和华,我们有上帝。我们已回到祂的应许地,我们的上帝知道我们的需要(太六:32)。
在伯利恒中,拿俄米充满着信心也充满着盼望,她明白过去走错路,她接受耶和华所降的祸─满满出去,空空回来。她和媳妇俩商量好了,家里虽然一无所有,但外面正是割大麦的时候,应许地上到处是恩典。出去吧!到田间去,勇敢去,愿耶和华与你同去。
路得出去,“恰巧”来到波阿斯的田中,波阿斯也刚好“正”从城里来到田间。这种巧合,完全不是偶然,是上帝的怜悯,也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等着拿俄米的回来(路一五:20-24),上帝悦纳拿俄米从懊悔中“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林后七:11)。上帝也悦纳路得对婆婆的顺服和爱。上帝使她们婆媳走上了亨通顺利,走上了上帝所预定的,将救恩带到人间的道路(得四:21-22)。
拿俄米因懂得从背道的路回来,上帝便医治她背道的病(何一四:4),叫她不但敢于面对事实,要人称她玛拉;也叫她有仁慈宽厚的心,为媳妇找幸福,对媳妇说:“女儿啊,我不当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享福吗?”
说着,便教路得再到波阿斯田间,在田里过夜。看准波阿斯睡的地方,进去躺在他的脚下。
一个肯回头寻求上帝的人,是一个把眼放在上帝身上的人。因为把眼放在上帝的身上,自自然然的,心中便想到别人的幸福,盼望媳妇得好处。
当然,拿俄米不可能知道那坐在高天的主,正在藉她串演他在创世以前所预备的永世救恩的大喜剧,正如许多落在试炼中的人,从未想到上帝正藉他的遭遇完成他的旨意。
当路得从波阿斯田间回来,把经过告诉拿俄米以后,拿俄米安慰她,叫她放心等候,等候波阿斯为她成就大事。
果然,大事成就了。经过了一切合情合理的手续,波阿斯娶了路得,从路得身上生俄备得。拿俄米欢喜到差点嘴也合不来,把孩子抱在怀中,抱得紧紧。邻里亲人都来祝福她,祝这孩子提起她的精神奉养她的老。
─马太福音记人类的救主耶稣基督的家谱,告诉世人,耶稣基督是亚伯拉罕后裔大卫的子孙。大卫是俄备得,就是拿俄米怀中抱得紧紧的这个俄备得的孙儿。
─拿俄米在天父家中,看着人类的救主,想起当年手中所抱的俄备得,也想起当年决心返回伯利恒时,可能热泪盈眶。是感恩的泪,也是庆幸的泪。感恩是上帝使她懂得及早返回应许地,庆幸是因为当年勇于面对现实,请人不再叫她拿俄米,要叫她玛拉。
(金灯台活页刊第一二三期,作者简介:林治生牧师为和合本灵修圣经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