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女先知~底波拉

她是一位女先知~底波拉

如果一个女人发现自己被上帝呼召、装备,并要她来带领别人时,这个女人将何去何从呢?旧约中有一个女人,发现自己就处于这样的境地,她的名字叫底波拉。

请看《士师记》四章4-5节:

有一位女先知名叫底波拉,是拉比多的妻,当时做以色列的士师。她住在以法莲山地拉玛和伯特利中间,在底波拉的棕树下。以色列人都上她那里去听判断。

底波拉是一位女先知,这首先让人感到吃惊。先知是替上帝说话的人,而祭司则替人跟上帝说话。

先知的话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预言,预言将要发生的事情;另一类是直斥人非,宣讲罪、公义及将要来的审判,使人们选择站在上帝一边。

旧约和新约中的先知很像现在的传道人。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节解释了先知的职分:“做先知讲道的,是对人说,要造就、安慰、劝勉人。”

这就是上帝托付给底波拉的使命,向以色列的男男女女说造就、安慰和劝勉的话。上帝使她知道将来所要发生的事情,并使她有引领以色列人奋勇向前的胆识。她是一位女先知。

我们在《士师记》四章4-5节还看到,底波拉是拉比多的妻子。关于拉比多,我们无从知晓,仅知道他是底波拉的丈夫。但由此可知,底波拉不是一个将全部时间用来服侍上帝的单身女子。她是一个妻子,她须承担家庭的责任;她需要关心她的丈夫;她不是一个清闲的人,也像其他女人一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照料她的家庭。

但是,请注意圣经的先后次序,她先是一个先知,才是一个妻子。日复一日,她得平衡好这两个角色。她必须经过冲突和挣扎来平衡日程安排,但她首先是上帝的代言人。请大家听清楚,不要误解我的话,我并不主张,我们都出去为上帝工作而不顾家庭和家人的需要。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上帝给底波拉的那种恩赐,也没有她那样的呼召,但也不能拿家庭和家人的需要做借口,而懈怠我们在教会中的服侍。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了解到的第三件事情是,底波拉是以色列的一个领袖。也有的翻译称她是以色列的“士师”。

底波拉生活的时代

底波拉生活的年代,是早期的族长时代,人们选立“百姓中有才能的人”,为他们的士师。(出18:25-26)当以色列的12个支派进入迦南定居下来时,大多数的士师主要是军事领袖,在民族危机的时候可以大显身手。从今天对这个词的理解来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士师更像将军而不像审判官。

但是,士师同时也是领袖,因为他们拥有智慧,可以在家庭、支派、民族中行使他们的权力,推行公义。他们用睿智的军事行动治理和保护着自己的民族。

当我们研读旧约圣经,可以看到,所谓士师时期的以色列,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维系他们的共同纽带,是他们的祖先雅各以及他们共同在示罗的会幕所敬拜的上帝。从约书亚之死到膏立扫罗为第一个王这300年的时间里,以色列还称不上是一个独立的民族。

在这跨越3个世纪的日子里,以色列没有稳定的中央政府,各个支派各自为政,就像《士师记》的最后一节告诉我们的:“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那是一个混乱、无政府的时代,也是信仰摇摆的时代。以色列人从周围的邻邦中吸收了许多异邦的信仰习俗,如献人祭、庙妓等许多异邦习俗,取代了对耶和华上帝的敬拜。结果,一个又一个的支派被异邦征服,遭奴役,缴贡银。经过多年的奴役生活之后,其中的一些人开始呼求上帝,实行改革,祈求上帝施行拯救。这时会兴起一个士师,组织一支军事力量,推翻异邦的不辱使命统治,然后,他们将过上一段平静的日子。直到他们又背离耶和华的律法。

士师也各不相同。如果你利用一下午的沉闷时间,通读一下《士师记》,就会知道,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像你在主日学中听过的基甸、参孙(和大利拉)一样,当然,少不了底波拉。你也会读到另外一些士师,没有这样鲜明的性格,他们更像将军而不像领袖。但是,当读到《士师记》四章的时候,我们发现底波拉融合了旧约士师最好的品质:她不但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而且也是一个出色的士师,能审断人们带到她面前的问题。我们知道她做得不错,因为以色列人从各地来到她的面前,将他们不能决断的事情交给她来判决。如果人们对她的智慧不充分信任的话,早就另寻高明了。

底波拉被呼召

这样我们遇见了为百姓说预言行审判的好妻子底波拉。底波拉的处境究竟如何呢?

让我们看看《士师记》四章1-3节:

以笏死后,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把他们付与在夏琐做王的迦南王耶宾手中。他的将军是西西拉,住在外邦人的夏罗设。耶宾王有铁车九百辆。他大大欺压以色列人20年,以色列人就呼求耶和华。

以色列人的境况究竟糟糕到什么地步,我们可以从五章6-8节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在亚拿之子珊迦的时候,又在雅亿的日子,大道无人行走,都是绕道而行。以色列中的官长停职,直到我底波拉兴起,等我兴起做以色列的母。以色列人选择新神,争战的事就临到城门。那时,以色列四万人中,岂能见藤牌枪矛呢?

情况确实糟透了,人们连大道也不敢走,只能经由隐藏的山间小道,偷偷摸摸地从一个村子绕到另一个村子,村子里毫无生气。农夫只能在黑夜里,偷偷地在洞中簸净粮食,他们的生命财产一文不值。人们像兔子那样被追得居无定所,妇女遭蹂躏,那是一种惨无人道的压迫,这种情况持续了20年之久。

本文摘自《抉择时刻》爱丽丝·马修斯著 

青橄榄书殿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