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查經4》團契生活的真諦

《腓立比書查經4》團契生活的真諦

《腓立比書查經4》團契生活的真諦

日期: 2018-09-07 

◎張慧康(高雄宣道會內惟堂主任牧師)

經文:腓立比書二章1-11節

什麼是「團契」?在團契生活裡我們要學些什麼功課呢?使徒保羅在這段經文給我們很重要的解答,值得我們細細思想喔!

 

一、團契是許多基督徒一同領受恩典彼此相愛的地方。

1-2節:所以,如果你們在基督裡受到鼓勵,得到愛的安慰,與聖靈相通,有慈悲和憐憫之心,就要同心合意,彼此相愛,靈裡合一,思想一致,好讓我的喜樂更充足。

保羅首先指出在教會裡過團契生活,我們有四個從神而來的恩典要一起領受:
1.在基督裡受到的鼓勵。
2.在基督裡得到愛的安慰。
3.在基督裡與聖靈相通。
4.在基督裡有慈悲憐憫。

雖然經文只有一開始提到「在基督裡」,但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就是葡萄樹,我們就像枝子那樣,都要連結在基督裡才能取得一切供應,團契生活也是這樣。所以不只是在基督裡受到鼓勵,後面提到愛的安慰、與聖靈相通,有慈悲憐憫都是在基督裡才有的恩典。反之,若離開基督我們都失去依靠:愛會枯竭,與聖靈也無法相通,就像魚離開水那樣無法生活,很快會死。保羅說這四個恩典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學習「同心合意,彼此相愛,靈裡合一,思想一致」,簡單講就是相愛與合一。

因此,團契就是讓我們一同在基督裡領受恩典也學習彼此相愛合一的地方。

保羅說,當教會在基督裡這樣相愛與合一,他的喜樂會更充足,這立即引發這個問題:為何這樣的團契生活讓保羅的喜樂更充足呢?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保羅奉上帝的差遣開拓教會,他深知上帝要他建立的教會,就是讓基督徒能聚在一起,彼此相愛合一的教會。所以,當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同心合意,彼此相愛,靈裡合一,思想一致,他的喜樂更充足。因為上帝的心意就是如此!所以當保羅說他的喜樂更充足,我們更應該知道,是因為上帝非常喜悅祂的教會是如此長進!

還有,我們來自不同的背景,思考模式也都不同,怎麼能夠「同心合意,彼此相愛,靈裡合一,思想一致」?尤其是思想一致這件事,是否意味大家的想法都一模一樣?那這樣跟「一言堂」又有何差別呢?

保羅的意思並不是說大家在一起都不能有任何意見,這樣同工在一起開會就沒有實質意義了。有時一件事情經過大家開會討論,雖有不同面向或不同角度的思考,但都把意見說出來,反而能使整件事得到更周全更細膩的規畫。保羅這裡說的「思想一致」應該和「靈裡合一」連在一起理解,至少應該有基督的意念,從祂的角度去看事物,按著祂的心腸去作出反應。當然每個人對主的體會仍不盡相同,至少願意給對方同理心的對待,感同身受的理解與溫暖善意的對話,才能產生共鳴,不至於各說各話完全沒有交集。

 

二、謙卑自己,以基督的心為心。

3-5節:凡事不可自私自利、愛慕虛榮,要心存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只顧自己的事,也要為別人的需要著想。你們應當有基督耶穌那樣的心腸。

在團契學習相愛與合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自私自利愛慕虛榮。自私自利就是一切都只為自己籌算,毫不顧及他人;愛慕虛榮就是貪圖空洞沒有意義的榮耀。這樣的人永遠無法和他人學習相愛合一,只會帶來更嚴重的紛爭與對立。

自私雖是人的天性,但不能因此把自私給合理化。有句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就是把它合理化了,彷彿人為自己謀算利益是正當合理的事。但人人只想到自己沒想到別人,小至家庭會崩解,大至天下會大亂。夫妻若只為自己,那這個家誰顧呢?至於社會上那些黑心油的廠商,不都只是為自己牟利而枉顧他人的健康嗎?若人人如此,食安問題連環爆,我們簡直不知道該吃什麼是健康的。

愛慕虛榮也是我們在自私自利的心態之下很容易產生的問題,這兩個是共生的雙胞胎,都需要時時警醒。有些人不服事則已,一旦答應教會某項服事,一定要盡可能讓所有人都注意到他在服事,而且非常在意別人給的評價如何。這會不會是一種愛慕虛榮的心態作祟呢?我們服事到底是要得人的心,還是得神的心呢?

上帝不要我們自私自利愛慕虛榮,要我們心存謙卑。心存謙卑的定義就是後面講的「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

「強」是重要的意思,心存謙卑的人才能看別人比自己強,比自己重要。一個驕傲的人眼裡只有自己,他怎麼看都看不到別人有多重要,他的眼裡總是看自己比別人重要,比別人厲害。

以前有段時間我覺得自己是教會最重要的人,因為教會裡大大小小的服事我幾乎都能一手包辦。但後來發現有件服事很重要但我不能作也不適合作,就是管錢與管帳。這兩件事非得找執事作,要找兩個執事來作,而且不能是一家人。這不是自己很熱心很願意作就可以承擔的。牧師一個人掃地拖地倒垃圾,大家還會覺得他謙卑很願作;但如果管錢管帳管存摺,即使沒有差錯,大家的觀感仍然不好。

因此我發現傳道人在團隊事奉裡是不能沒有同工的。即使弟兄姐妹覺得牧師像頭一樣要在教會帶著大家作,但一個身體裡若只有那顆頭還在,哪個人也是死的!要有頭來指揮,也要有整個身體來配合,這才是一個正常人。

此外,在團契生活裡我們學習分享、聆聽、代禱及服事,就是幫助我們脫離這自私的光景,不要單顧自己的事,學習謙卑捨己的功課像主那樣。

 

三、謙卑虛己的基督是我們效法的榜樣。

6-8節:祂雖然本質上是上帝,卻沒有緊緊抓住自己與上帝平等的地位不放,反而甘願放下一切,取了奴僕的形像,降生為人的樣子。祂以人的樣子出現後,就自願卑微,順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

耶穌基督本質上就是上帝,這句話非常重要。這個「是」在原文更仔細地來說,就是耶穌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永遠是上帝。耶穌基督作為上帝的本質這是從來沒有消失的。但祂卻暫時放棄祂作為上帝的特權與地位,取了卑微奴僕的樣式來到人間。

正因為祂暫時取了人的樣式,有些人竟不認識祂是上帝。「耶和華見證人」被聖經判為異端,正因為他們總不承認耶穌是上帝,即使他們宣稱都根據聖經。但聖經很多提到耶穌是真神的地方他們都重新翻譯,他們的聖經是《新世界譯本》,總看不到這樣的經文。

耶穌取了奴僕的形像,降生為人的樣子,這就是祂自我犧牲的地方。成為人子的祂會餓、會渴、走路會疲乏、累了需要睡覺,甚至祂會被人質疑,被人厭棄甚至受到羞辱,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祂的虛己、祂的謙卑、祂的順服。

對我們來說,要放下自己原有的特權與地位真的很難,因為享受特權就是人性裡的軟弱。我們不願放下這些,也是因為擔心一旦鬆手放下就沒有了。但謙卑虛己的基督讓我們看見:我們為主放下的一切,上帝不會虧待我們的。

若有人真的願意為主的緣故放下一些他自己原先享有的特權,他是聰明人,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因為主賜給他的,會遠超過他為主擺上的。主已應許:無論誰為我的名而撇下房屋、弟兄、姊妹、父母、兒女或田地,都要得到百倍的賞賜,而且承受永生(太19:29)。

 

四、復活高升的基督配受我們的敬拜。

9-11節:因此,上帝將祂升為至尊,賜給祂超乎萬名之上的名,使一切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無不屈膝跪拜在耶穌的名下,無不口稱耶穌基督是主,將榮耀歸於父上帝。

基督的謙卑捨己,受苦順服,讓上帝使祂復活高升得榮耀,賜給祂的名是遠超過一切萬物,是在萬名之上的名。保羅為了表達清楚,繼續指出這「萬名」包括「天上的」指所有天使與空中掌權者的魔鬼,「地上的」指世上所有的人,「地底下的」指所有的死人—這一切宇宙萬物都在基督之下,臣服於基督,高升的基督配受我們的敬拜。

基督先受苦再高升的榜樣讓我們知道,謙卑捨己,受苦順服是通往得屬天榮耀的道路,也是唯一的道路。

「無不屈膝跪拜在耶穌的名下,無不口稱耶穌基督是主」是引自以賽亞書45:23宣告萬膝要向耶和華上帝跪拜的經文,如今已在耶穌基督身上成就。但這並不是像普救論者以為既然大家都會屈膝跪拜耶穌是主,表示每個人都會得救。因為重點是講這位虛己的基督其高升在天的超越性是無與倫比的,祂配受我們的敬拜。保羅想表達的是:無論現在有無信主得救,悖逆還是順服,將來都會臣服在主耶穌的腳下,承認祂的主權高過一切。

誠如聖經學者說的:「那些現在不願意向祂屈膝的,有一天會不得不這樣做。那些在祂施恩的日子不去與神和好的,到了祂審判的日子就要屈從…那些否認祂的人,有一天要承認他們的愚昧,承認他們的錯誤,並承認拿撒勒人耶穌確實是榮耀之主。」馬唐納《活石聖經注釋》,P1665

到那時再臣服於基督雖是必然,卻與得救無關。使徒約翰在聖靈感動下曾看見將來有一個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啟20:11-15)。

所以,即使沒信主的人也會站在白色大寶座前受審判,那時他們必要臣服在基督的權柄之下無可逃避,卻已無法得救。

保羅也提到這事:最後末日來臨,那時基督會廢除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力的,將國度交給父上帝。因為基督必執掌王權,直到上帝將所有的仇敵都放在祂腳下。(林前15:24-25)

 

結論:團契生活的真諦

在團契生活裡,我們與一般人民團體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連結在基督裡學習彼此相愛合一、互相扶持幫補。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要好好學習謙卑捨己的功課。這也只有在團契生活才有機會學,一個人獨來獨往是無法學習。沒有跟人互動,自己過自己的,長期處在一個自我封閉的狀態下,永遠不知道自己那些地方需要學習謙卑捨己。

保羅要我們向基督看齊,多多思想這位本質上永遠是上帝的耶穌,祂怎樣願意為我們虛己到這樣卑微的地步,不但取了人的樣式,還是奴僕的樣式服事為我們,甚至最後為我們的過犯罪惡捨了自己的性命,死在最痛苦殘酷的十字架上。

死裡復活升入高天尊榮的基督因此更加配受我們的敬拜,將來宇宙萬物也都要服在祂腳前承認祂是主,這是上帝的計畫,也必要成就。

主耶穌說過:「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14:11)。」我們若願意謙卑自己以僕人的心服事,不但現在活得更像主耶穌,將來也必得主的賞賜。

只要我們多以基督的心為心,多思想祂的謙卑捨己,我們就愈能分享祂的生命,活出祂的榮美,彰顯祂的榮耀。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29467#ixzz69kQhzGmB